谨防“回音壁”困住了思考
▲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当你在网上浏览信息时,会不会长时间停留在感兴趣的内容上,而对不喜欢的信息一划而过?当你在网上和人交流时,会不会对那些说出你心声的博主直呼“互联网嘴替”,而对那些与你观点不合的人取关拉黑?你会不会在网上寻找拥有同样兴趣爱好的朋友,形成一个团结的小圈子?
这些行为在互联网上并不罕见,很有可能就是每位互联网冲浪选手的日常。而如果你也刚好是这样的话,就得警惕了,你很有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陷入了“回音壁效应”。
一
“回音壁效应”,也被称作“回音室效应”,来源于美国学者桑斯坦的著作《网络共和国》,指的是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人们更容易也更倾向于选择志同道合的言论,排斥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声音,由此形成较为封闭的空间。这些意见相近的声音就像回音一样在这个封闭空间里不断重复,使得原有的信息和观点得到不断印证和强化,也让身处其中的人很难听到相反的意见或其他观点。
与“回音壁效应”类似的概念还有经常出现的“信息茧房”“过滤气泡”,这三个概念虽略有不同,但都指向了“网络信息同质化”这一问题。其中,“回音壁效应”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从众心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渴望正确、渴望获得赞同,会因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因此会倾向于与大众达成一致。
这种从众心理会诱导一种选择性接触行为,就是在网上浏览信息时,人们往往选择性地接触那些与自己态度和兴趣相一致的观点、结论。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就会被选择性地忽略和遗忘,甚至对它们进行个性化解读以符合自身观念。
算法过滤。算法个性化推荐形成“过滤气泡”,是互联网形成“回音壁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关注了某一类信息,就会接收到很多同类信息的推送,这是因为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算法认为我们对这类信息感兴趣。
这种看似“个性化”的信息推荐,实际上“窄化”了我们所能接触的信息范围,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困于同质信息的“回音壁”中。
圈层传播。互联网的社交属性,让有着相同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的人群相互寻找同类,“互粉”形成网络社群。曾有人指出,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会有应用程序帮助你找到与你兴趣相合的人和信息,无论你有多特别。而那些自己不喜欢、看不惯的人就会被取消关注。
因此,理论上互联网可以促进不同的用户个体、不同的思想观点实现交锋,但实际中的互联网却是同类人群、相似观点在“回音壁”中的相互强化。有学者就认为,社交媒体非但没有拓宽我们交流的范围,没有加深我们的理解,反而强化了既成的社会等级和封闭的社会群体。
二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场所,“回音壁效应”造成个体接触的信息高度同质化、重复化、极端化,其影响和危害不可小觑。
从个体来讲,算法推荐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筛选过滤海量信息,但当我们对这种个性定制信息产生依赖时,也就失去了接触其他多元信息的机会。我们所获取的“窄化”信息,对观察社会、感知社会造成了这样那样的限制,这就使得观点的碰撞、信息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
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如果我们接触的都是符合自身喜好和期待的定制化信息,主动或被动地忽略了真实世界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就会导致我们听到的永远只是自己的“回音”,看到的永远只是自己的“倒影”,离世界的真实原貌越来越远。
从社会角度来看,“回音壁效应”很容易导致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回音壁”内,“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来,围绕着共同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但这种交流更容易听到相似观点,而少有不同的意见,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也不敢轻易发声,从而导致“沉默的螺旋”。其结果是,类似的观点被不断强化并逐渐趋同甚至走向极化,其中蕴藏的非理性情绪得到增强。
像近些年来,一些“饭圈”事件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波澜,“饭圈”也逐渐成为互联网上极端情绪的代名词之一。其中,“饭圈”就类似于一个封闭的“回音壁”,一定程度上催化了“饭圈”成员狂热的集体情绪和行动。
三
在信息社会的“回音壁效应”之下,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如何找到“回音壁效应”的破解之道,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要迈出“回音壁”,而非留在“回音壁”。陷入思维固化的“小圈子”,就无法认知事物全貌。作出价值判断的前提是听取不同声音,即便有的意见是“刺耳”的,也有其独特价值。迈出“回音壁”是一个打开自我心智的过程,是一个培养个人志趣的过程,意味着挣脱了傲慢与偏见的枷锁,走向了充沛丰盈的精彩世界。
当然,迈出“回音壁”的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自己身处“回音壁”之中。这需要我们保持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比如,当热点事件发生时,不妨“让子弹飞一会”,掌握事件全貌后再下定论;当舆论场上出现“一边倒”的声音时,不妨在内心多打个问号:“事实真的如此吗?”只有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汹涌澎湃的情绪裹挟,避免偏听偏信、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要拆解“回音壁”,而非加固“回音壁”。为了避免互联网形成一个巨大的结构性“回音壁”,平台相关算法的改善至关重要。当前,算法推荐存在滥用错用的危险倾向,比如有的社交平台开发了针对评论区的算法,使得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爱好的网友看到的评论区大相径庭。这些情况引发了热议,人们开始质疑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营造多元开放文明的网络空间,既是网络平台必须担负起来的社会责任,也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实证明,滥用算法不符合网民根本利益,那些频频制造“回音”、放大“噪音”“杂音”的平台终将被抵制和抛弃,也终将被更加多元开放、能够带来信息增量的平台取代。
如果说信息时代的“回音壁效应”无可避免,我们至少也应该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效管控“回音壁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网络空间在充满活力的同时保持秩序,不断生成促进思考的土壤。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